ASL作品 | 西安高新·骊山下的院子——于悠游山居中颐养身心
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
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
——王维《山居秋暝》
山居生活,为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和远离城市喧嚣的可能。山中景色峻美有致,放眼望去,满目葱茏,山的广阔与宁静是一种别样的风景。依山而居,日子悠闲而漫长,可于山的意境中观万物流转,从一草一木中感悟生命的真谛。
骊山美景
骊山下的院子,位于古城西安东北侧,临潼国家旅游度假区中,是一处可享受悠闲、颐养身心的温泉社区。骊山下的院子集中式合院、花园叠墅、颐养公寓、温泉会所和旅游商业街等多重业态为一体,提供了一处隐于山中的心灵栖息地。
设计概要 | 融枯山水禅意美学于院落景观中
社区温泉会所的景观设计扬骊山自然风光之优长,承历史之积淀,将日本枯山水禅意美学融入中国传统院落景观的营造之中,构筑空、灵、静的禅意景观,提供与颐养度假氛围相匹配的户外空间,打造独具一格的温泉养生社区。
整体布局以院落空间为基础,传统院落为参照,在其中筑石造景,形成远山近水的院落空间境界。
在景观空间的构筑方面,设计汲取骊山皇家园林的传统,强调景观空间的序列,以中轴对称、序列安排和数进院落布局等手法,形成层层递进的空间。
庭院的景观设计提炼山水元素,使用景石构建山地、溪谷等,模拟自然地形;引入枯山水禅意美学,带来亲和平素的感官体验,运用砂、石,结合水波纹、回纹等元素,在庭院小空间中,营造出淡泊宁静的山水大观。
会所景观平面图
会所景观流线分析
赏析 | 递进的仪式性空间彰显风范
会所入口景观以竹石妆点,苍翠有致。更有瓦片为基础元素构筑铺地,模拟水的效果,有如流动之水纹,也有如荡漾的涟漪,无水却充满水的意趣。
竹石照壁
窗前翠竹三竿,萧洒风吹满院寒。
常在眼前君莫厌,化成龙去见应难。
竹林之下,富有肌理的条状石头交错而卧。提供休憩空间的木质平台嵌于竹林之中,平台两侧以砂子铺底。有序列感的栓马桩排列于一侧,强化了休憩空间的分隔。
瓦台鸣深
静水流深,闻喧享静。
空山鸣响,见惯司空。
会所入口一侧的长条形空间中,瓦片反转相拼,构成一条条流动的曲线,模拟水面上的水纹。
矩形的白砂子铺就的空间中设置有长条石质座椅,构成“水流”空间中一片雅致的休憩之地。
深灰色石板铺就了会所入口之前的空间,营造出沉稳的氛围。
装饰有朱红镂空雕花纹样的景墙在会所门前分隔出一个小的庭院,增加了进入会所的空间次序。一条虹桥延伸到景墙内的庭院中。
景墙内部的小庭院内,褐色石材交错铺成的虹桥居于正中,构成空间的中轴线,其两侧以黑石子收边。
虹桥两侧还布置有以圆为基础元素的小景。灰色的瓦片和植物嵌在一片白砂子上,为游人铺就出一条纹路精致典雅的华毯。
赏析 | 于方寸庭园之中造自然之境
在会所的洽谈区外,有一方静谧的庭院。庭院四面皆有建筑围合,庭院中使用枯山水的手法营造微缩的山水空间。庭院景观以疏、雅为特色,用景石、白砂构筑地形,加以植物点缀,象征变化万千的自然景观。庭院空间给老年人提供了一处散步休憩之所,悠然漫步之间,心也宁静了下来。
芷景园
凤鸟从何来,来止桐溪傍。
锦毛濯春雨,彩翮晞朝阳。
蘋藻动浮彩,兰芷吹幽香。
凤去今不返,空余鸥鹭行。
从一角步入庭院,只见山石与植物互相映衬,造出山峦密林之景。朴素的石板置于水上形成一座小桥,一个高脚石灯跨越在山石和水面之上。
庭院中亦有几处汀步,蜿蜒有致地延伸入构筑的“山水”之中。树木山石限定了汀步两侧的空间,遮挡了两侧的建筑,将人视线引导向园中之景和上方的天空之上。
方寸空间之中,设计师以精巧的手法营造出起伏变化的景致,通过对游览路线和视线的引导,让人寄情山水,来一次心灵上的逃离。
赏析 | 放松身心于山水之间
在会所的室外温泉区,设计师融温泉池于可以让人散步流连的景观环境之中,营造一种云雾缭绕的山湖景色。温润的泉水和意境深远的景观,给老年人带来身与心的和谐健康。山中之湖隐逸而逍遥,漱涤万物,超然鸿蒙。
温泉区中,漫步的小径由不规则石块组成,一侧有竹林将附近的住宅区遮挡。园中树木葱茏,散布的温泉池藏匿其中。
青山汤
小湖隐山中,怡然卧葱笼。
翠绿沁山水,寂静慑鸟虫。
野花开灿灿,细雨飘蒙蒙。
莫谈胶扰事,此处不相容。
青山池开阔池面的主要侧面以石墙遮蔽,其余部分种植有茂密的植被,挡住了周围的视线,让空间更为幽静。
茅草为顶的木亭覆盖于池上方,景石堆叠于池边模拟山峦之景。
夜幕之下,华灯初上,灯光点缀的汤池散布于“山湖景色”之中。竹林景石在灯光映照变得璀璨。
眼前所见的变化的风景和温泉池水的温润,都让人全方位融入景色之中,体会山峦起伏、山水相映的优美景色。骊山下的院子仿佛是一处藏于山中的世外桃源,汇聚山的磅礴和水的萦迂,让人于悠游中感受万千意境。
项目信息
▽
项目名称:西安高新·骊山下的院子
项目地点:陕西省西安市
项目类型:住宅 度假
设计时间:2016年
建成时间:2016年
景观面积:54700 ㎡
设计团队:深圳市阿特森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
采写| 杨小雨
编辑| 彭融
摄影| 张杨
投稿、协会、媒体合作邮箱
aslab@art-spring.com